新高考网

江西高考30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2025-02-09 08:35:26

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300分左右(298分、299分、300分、301分、3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江西物理类考生3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江西高考30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参考江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江西高考分数线,江西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8分,专科批分数线为240分。江西物理类300分已经达到专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专科批次院校!

一、江西高考30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西物理类3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最低299分)、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最低303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最低303分)、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最低303分)、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最低297分)。

省外: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最低302分)、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最低301分)、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最低300分)、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最低299分)、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最低298分)。

二:江西物理类3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江西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3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42713名到第243061名,共有34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江西物理类3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民办299243152专科
2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303241840专科
3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公办303241976专科
4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公办303242101专科
5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民办297243923专科

2、2025江西物理类3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武昌首义学院民办302242207专科
2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民办302242120专科
3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302242204专科
4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01242613专科
5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民办301242573专科
6长春健康职业学院民办300242945专科
7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民办300242841专科
8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民办299243349专科
9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民办298243658专科
10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民办298243481专科

以上“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3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江西录取线都在300分左右(共有8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江西物理类3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简介: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庐山南麓,鄱湖之畔——江西省共青城市,占地面积1014亩,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是学院对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与追求。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富裕美丽幸福和谐勤廉江西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简介: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公办综合性艺术类高校,隶属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学院创建于1951年,设音乐系、舞蹈系、戏剧系、美术系、戏曲系、综合艺术系、中专部、基础部、思政课教学部、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等10个教学机构;开设近20个专业,2018年舞蹈表演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并与南昌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合作开设舞蹈学、舞蹈表演联合培养专升本专业;2022年舞蹈表演专业、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获批省内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学院共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

当前,学院正处于深度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院上下以新校区迁建为契机,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推进机制创新、教学改革,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打造江西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艺术精品创作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基地、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基地、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基地。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是云南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

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与华为、北京华晟等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就业基地等,打通人才培养、实习实践、毕业就业的畅通渠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