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六盘水师范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海南省(本科批)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83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海南省(本科批)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89分(分差106分)。
一、2025年六盘水师范学院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
2025年高考要考上六盘水师范学院:
1、贵州(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03分、历史类451分能上。
2、山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27分、历史类448分能上。
3、海南(本科批)考生预测484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88分、历史类496分能上。
5、江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86分、历史类511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2024年六盘水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5参考)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六盘水师范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六盘水师范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贵州(本科批) | 预科(民汉双语)(历史类) | 452 | 442 | 10 |
预科(民汉双语)(物理类) | 403 | 380 | 23 | |
民族班(物理类) | 439 | 380 | 59 | |
民族班(历史类) | 490 | 442 | 48 | |
历史类 | 483 | 442 | 41 | |
物理类 | 428 | 380 | 48 | |
民族班(民汉双语)(物理类) | 437 | 380 | 57 | |
民族班(民汉双语)(历史类) | 467 | 442 | 25 | |
预科(历史类) | 477 | 442 | 35 | |
预科(物理类) | 423 | 380 | 43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40 | 480 | 60 |
理科 | 454 | 420 | 34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483 | 483 | 0 |
江苏(本科批) | 历史类 | 507 | 478 | 29 |
物理类 | 489 | 462 | 27 |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508 | 463 | 45 |
物理类 | 486 | 448 | 38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49 | 422 | 27 |
历史类 | 480 | 438 | 42 | |
陕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439 | 372 | 67 |
文科 | 462 | 397 | 65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505 | 449 | 56 |
历史类 | 477 | 431 | 46 | |
山西(本科二批B段) | 理科 | 428 | 418 | 10 |
文科 | 448 | 446 | 2 |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491 | 427 | 64 |
历史类 | 500 | 428 | 72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55 | 444 | 11 |
二次志愿(综合类) | 467 | 444 | 23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08 | 449 | 59 |
物理类 | 481 | 448 | 33 | |
河南(本科二批) | 理科 | 472 | 396 | 76 |
文科 | 484 | 428 | 56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86 | 437 | 49 |
历史类 | 493 | 432 | 61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493 | 465 | 28 |
历史类 | 491 | 462 | 29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51 | 371 | 80 |
历史类 | 468 | 400 | 68 | |
广东(本科批) | 历史类 | 495 | 428 | 67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447 | 370 | 77 |
历史类 | 485 | 421 | 64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07 | 459 | 48 |
文科 | 484 | 457 | 27 |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六盘水师范学院简介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改革开放、文化引领、梯次推进”六大战略,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科性学科格局,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