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高考历史类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陕西文科考生6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陕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88分。陕西文科63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陕西高考63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陕西历史类6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复旦大学(最低637分)、上海交通大学(最低634分)、北京大学(国家专项)(最低633分)、中国人民大学(最低630分)、南京大学(最低623分)。
二:陕西历史类6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陕西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4名到第59名,共有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陕西历史类6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37 | 49 | 本一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634 | 60 | 本一 |
3 | 清华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633 | 67 | 本一 |
4 | 北京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633 | 65 | 本一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630 | 87 | 本一 |
6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23 | 142 | 本一 |
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620 | 169 | 本一 |
8 | 浙江大学 | 公办 | 620 | 167 | 本一 |
9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615 | 247 | 本一 |
10 | 南京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613 | 268 | 本一 |
以上“2025年陕西高考历史类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陕西录取线都在635分左右(共有1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陕西历史类6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1903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医学实业馆为这所国立西医学校的诞生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改革创新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人才荟萃、名家云集。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有2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3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6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390613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808.6万册。截至2023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7656人、国际学生5514人、教职工955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0人。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产出了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