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历史类465分左右(463分、464分、465分、466分、46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文科考生46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11分。青海文科46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青海高考46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历史类46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最低455分)、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最低454分)、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最低447分)、青海大学(最低443分)、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42分)。
省外:广东金融学院(最低466分)、河南师范大学(最低465分)、延边大学(最低464分)、温州大学(最低463分)。
二:青海历史类46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7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6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882名到第1910名,共有2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青海历史类46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 | 公办 | 455 | 2311 | 本一 |
2 | 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 | 公办 | 454 | 2352 | 本一 |
3 | 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 | 公办 | 447 | 2671 | 本一 |
4 | 青海大学 | 公办 | 443 | 2850 | 本一 |
5 |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藏汉双语授课) | 公办 | 442 | 2901 | 专科 |
2、2025青海历史类46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江西财经大学 | 公办 | 466 | 1881 | 本一 |
2 | 东北林业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466 | 1881 | 本一 |
3 | 山东财经大学 | 公办 | 466 | 1881 | 本一 |
4 | 天津科技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466 | 1881 | 本一 |
5 | 广东金融学院 | 公办 | 466 | 1881 | 本一 |
6 | 深圳技术大学 | 公办 | 465 | 1910 | 本一 |
7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465 | 1910 | 本一 |
8 | 延边大学 | 公办 | 464 | 1945 | 本一 |
9 | 天津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463 | 1983 | 本一 |
10 | 温州大学 | 公办 | 463 | 1983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历史类46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465分左右(共有9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青海历史类46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李军乔、林鹏程等一批知名学者,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23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80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65名、副高级职称28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93名。拥有“双聘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2名、全省“最美教师”1名、全省“最美高校辅导员”2名等。
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办学65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对口支援高校的倾情帮扶下,学校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一台阶、十年一跨越”的高质量发展;2004年学校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学校;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澜湄青创赛系列活动进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获批水利工程、草学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147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态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江西财经大学简介: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政经济学院(简称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10.国际化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芬兰、丹麦、葡萄牙、马来西亚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先后加入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太旅游协会和北美案例协会等14个国际组织。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获批商务部国际商务硕士项目,2014年以来陆续成为国家留基委“青骨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院校,先后获批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等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998年获批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015年获批与瑞典达拉那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23年获批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合作举办数字经济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6年5月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获批为托福考点、GRE考点、GMAT考点、雅思考点、ACCA考点、CIMA考点、FRM考点、HSK考点。学校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开办本科教学试验班,设有会计学(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金融学(CFA方向)四个专业方向,同时在相关学院开设了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涉外专业,教学方式和资源与国际接轨,形成了“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自1997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留学生,在校来华留学生已突破500人。目前开设了各层次的全英文授课专业,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自2013年以来,有3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等国高校长期学习,有10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百余名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