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贵州高考45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2025-01-19 17:53:20

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455分左右(453分、454分、455分、456分、4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贵州物理类考生45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贵州高考45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参考贵州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贵州高考分数线,贵州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80分。贵州物理类45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贵州高考45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贵州物理类45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贵州师范学院(最低456分)、贵州中医药大学(最低455分)、贵州民族大学(最低458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最低451分)、遵义医科大学(最低448分)。

省外:三峡大学(最低457分)、上海商学院(最低456分)、湖北经济学院(最低455分)、温州理工学院(最低454分)、常州工学院(最低453分)。

二:贵州物理类45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3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贵州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5926名到第86814名,共有88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贵州物理类4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贵州师范学院公办45685875本科
2贵州中医药大学公办45586285本科
3贵州民族大学公办45884054本科
4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公办45189659本科
5遵义医科大学公办44892308本科

2、2025贵州物理类4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杭州师范大学公办45784623本科
2三峡大学公办45784906本科
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公办45685321本科
4上海商学院公办45685374本科
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办45586557本科
6湖北经济学院公办45586676本科
7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办45487442本科
8温州理工学院公办45487650本科
9湖南工业大学公办45388300本科
10常州工学院公办45387986本科

以上“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4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录取线都在455分左右(共有30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贵州物理类45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贵州民族大学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三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重点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

杭州师范大学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1个。化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数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前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工会领域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工会事业发展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的有益工具,是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指导、宣传和交流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