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内蒙古高考41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2025-02-22 15:49:58

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410分左右(408分、409分、410分、411分、41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41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内蒙古高考41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1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60分。内蒙古理科41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内蒙古高考41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4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最低408分)、内蒙古师范大学(高收费)(最低406分)、内蒙古科技大学(最低399分)、集宁师范学院(高收费)(最低393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收费)(最低392分)。

省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B)(最低412分)、沈阳理工大学(中外合作)(最低411分)、新余学院(最低410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最低409分)、东华理工大学(最低408分)。

二:内蒙古物理类41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0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1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6501名到第46821名,共有32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内蒙古物理类4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公办40847446本二A
2内蒙古师范大学(高收费)公办40648072本二A
3内蒙古科技大学公办39950258本二A
4集宁师范学院(高收费)公办39352149本二A
5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收费)公办39252470本二A

2、2025内蒙古物理类4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烟台大学(B)公办41246185本一B
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B)公办41246185本二B
3沈阳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41146500本二A
4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公办41046821本二A
5新余学院公办41046821本二A
6河北经贸大学公办40947133本二A
7河北科技大学公办40947133本二A
8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办40947133本二A
9四川轻化工大学公办40847446本二A
10东华理工大学公办40847446本二A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41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410分左右(共有20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内蒙古物理类41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建筑面积9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4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9.26亿元。图书馆共有5个馆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7万册(含学院资料室),电子图书162万种,电子报刊3万多种,采购中外文数据库(平台)66个,共享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0多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行列,完成19.69万平方米的基建项目,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内蒙古科技大学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市,是一所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4个,自治区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6个。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

新余学院简介:

​新余学院坐落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新余市。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余罗坊留下光辉著作《兴国调查》。

学校坚持扎根新余大地、立足服务新型工业强市办学,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获批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全省唯一的“普职融合”改革试点高校,是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