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济宁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一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44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山东省(普通类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30分(分差280分)。
一、2025年济宁学院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
2025年高考要考上济宁学院:
1、山东(一段)考生预测444分能上,山东(二段)考生预测431分能上。
2、四川(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12分、历史类503分能上。
3、上海(本科批)考生预测420分能上。
4、广东(专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28分、历史类418分能上。
5、广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37分、历史类447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2024年济宁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5参考)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济宁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济宁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45 | 444 | 1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44 | 444 | 0 | |
二次志愿中外合作(综合类) | 453 | 444 | 9 | |
山东(普通类二段) | 综合类 | 430 | 150 | 280 |
重庆(专科批) | 历史类 | 412 | 180 | 232 |
物理类 | 426 | 180 | 246 |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489 | 427 | 62 |
历史类 | 491 | 428 | 63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37 | 449 | 88 |
物理类 | 498 | 448 | 50 |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417 | 403 | 14 |
安徽(本科批) | 历史类 | 489 | 462 | 27 |
物理类 | 495 | 465 | 30 | |
甘肃(本科批C段) | 历史类 | 455 | 421 | 34 |
物理类 | 456 | 370 | 86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521 | 462 | 59 |
历史类 | 514 | 478 | 36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504 | 475 | 29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10 | 459 | 51 |
文科 | 503 | 457 | 46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487 | 428 | 59 |
理科 | 466 | 396 | 70 | |
陕西(专科批) | 文科 | 412 | 150 | 262 |
理科 | 409 | 150 | 259 | |
辽宁(本科批) | 历史类 | 451 | 400 | 51 |
物理类 | 468 | 368 | 100 | |
湖南(本科批) | 历史类 | 476 | 438 | 38 |
物理类 | 450 | 422 | 28 |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430 | 380 | 50 |
历史类 | 492 | 442 | 50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477 | 360 | 117 |
历史类 | 479 | 410 | 69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521 | 449 | 72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89 | 437 | 52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530 | 463 | 67 |
物理类 | 517 | 448 | 69 | |
广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449 | 400 | 49 |
物理类 | 434 | 371 | 63 | |
广东(专科批) | 物理类 | 430 | 200 | 230 |
历史类 | 417 | 200 | 217 | |
新疆(本科二批) | 单列类(选考外语)(文科) | 295 | 304 | -9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济宁学院简介
济宁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2008年11月,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优势,突出科研特色。大力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建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2个,省高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厅级研究基地2个,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济宁市重点实验室2个,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校级内设研究机构22个。组建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基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成立了“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院”“济宁学院靶向药物研究院”。“济宁学院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孔府家学研修基地”和“济宁学院图书馆”被批准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20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19项;发表论文728篇,其中核心期刊512篇,SCI、EI、SSCI等收录409篇;获授权PCT国际专利、中国发明专利共计85件。2022年自然指数排名进入中国大陆地区高校TOP200,省内高校排名第15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