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四川省(本科二批理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59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80分(分差211分)。
一、2025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
2025年高考要考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江苏(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63分、历史类508分能上。
2、四川(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62分、历史类457分能上。
3、山东(一段)考生预测466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77分、历史类479分能上。
5、辽宁(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26分、历史类435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5参考)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462 | 462 | 0 |
历史类 | 505 | 478 | 27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487 | 465 | 22 |
历史类 | 489 | 462 | 27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472 | 442 | 30 |
历史类 | 479 | 428 | 51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361 | 360 | 1 |
历史类 | 437 | 410 | 27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04 | 483 | 21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69 | 448 | 21 |
历史类 | 499 | 463 | 36 | |
广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401 | 400 | 1 |
物理类 | 372 | 371 | 1 | |
河南(本科二批) | 理科 | 400 | 396 | 4 |
文科 | 476 | 428 | 48 | |
甘肃(本科批C段) | 历史类 | 450 | 421 | 29 |
物理类 | 415 | 370 | 45 |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469 | 427 | 42 |
历史类 | 476 | 428 | 48 | |
贵州(本科批) | 历史类 | 449 | 442 | 7 |
物理类 | 380 | 380 | 0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493 | 449 | 44 |
历史类 | 463 | 431 | 32 | |
四川(本科二批) | 文科 | 457 | 457 | 0 |
理科 | 459 | 459 | 0 |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423 | 368 | 55 |
历史类 | 435 | 400 | 35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02 | 492 | 10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综合类 | 480 | 269 | 211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65 | 444 | 21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35 | 422 | 13 |
历史类 | 468 | 438 | 30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76 | 437 | 39 |
历史类 | 480 | 432 | 48 | |
陕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399 | 397 | 2 |
理科 | 410 | 372 | 38 | |
山西(本科二批C段) | 理科 | 395 | 418 | -23 |
文科 | 432 | 446 | -14 | |
新疆(本科二批) | 理科 | 266 | 262 | 4 |
文科 | 339 | 304 | 35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15 | 480 | 35 |
理科 | 448 | 420 | 28 |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
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特色鲜明。自1999年招生以来,学院依托扬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路径,坚持“让我们一起有使命地成长”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本科专业品牌化、集群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荣誉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打造“一专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先后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箱包设计大赛等比赛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其中2019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2020年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2021年江苏省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获特等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