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宁夏高考435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多少位次)

2025-03-18 15:49:04

宁夏高考435分难吗?在宁夏高考435分什么概念?435分在宁夏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宁夏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435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宁夏高考435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5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宁夏高考435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多少位次)

一:在宁夏高考435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435分在宁夏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宁夏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4年宁夏高考435分排名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3514-13689名,同分人数176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3分(本一批432分),已经超出了宁夏71%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8572-8661名,同分人数90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16分(本二批419分),已经超出了宁夏64%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2024年宁夏高考本一批为理科432分。若是理科考生,宁夏43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3年宁夏高考435分排名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8068-8197名,同分人数130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38分(本一批397分),已经超出了宁夏70%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8190-8313名,同分人数124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14分(本二批421分),已经超出了宁夏65%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3、2022年宁夏高考435分排名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9685-9849名,同分人数165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23分(本一批412分),已经超出了宁夏67%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8665-8761名,同分人数97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10分(本二批425分),已经超出了宁夏62%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二:宁夏高考435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5年宁夏历史类4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成都外国语学院(最低431分),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最低427分),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最低426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最低427分),汉江师范学院(最低425分)。

2、物理类

2025年宁夏物理类4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宁夏大学(中外合作)(最低432分)。

省外:海南医科大学(最低426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432分),河南科技大学(最低425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最低432分),天津商业大学(最低433分)。

附:宁夏高考435分院校推荐

宁夏大学

2024年宁夏大学在宁夏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96分(本一)、物理类432分(本一)。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现有本科专业84个,其中2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11个专业通过国家认证。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高校。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创新要素,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创新、有组织的转化、有组织的服务。“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603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6.2亿元;获各类科研奖励成果5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354篇,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5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3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9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扶贫指导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推广应用了一批技术、装备,2020年以来,179项技术成果顺利转化,成果转化数量持续增长,转化收益3506.74万元。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企创新联合体7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36个。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