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新疆高考220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多少位次)

2025-03-30 10:39:58

新疆高考220分难吗?在新疆高考220分什么概念?220分在新疆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新疆高考理科和文科220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新疆高考220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5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新疆高考220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多少位次)

一:在新疆高考22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220分在新疆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新疆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4年新疆高考22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1517-21562名,同分人数46人,超出专科批分数线80分(专科批140分),只超出了新疆4%的考生,属于较差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6908-46992名,同分人数85人,超出专科批分数线80分(专科批140分),只超出了新疆24%的考生,属于较差水平。

2024年新疆高考本二批为文科304分、理科262分。若是文科考生,新疆220分是低于本二批次线的;若是理科考生,新疆220分也是低于本二批次线的,所以只能在专科院校中进行选择了,或者选择复读,来年再考出一个好成绩!

2、2023年新疆高考220分排名

文科:超出专科批分数线80分(专科批140分),只超出了新疆6%的考生,属于较差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7238-47301名,同分人数64人,超出专科批分数线80分(专科批140分),只超出了新疆1%的考生,属于较差水平。

3、2022年新疆高考220分排名

文科:超出专科批分数线80分(专科批140分),只超出了新疆1%的考生,属于较差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7676-47784名,同分人数109人,超出专科批分数线80分(专科批140分),只超出了新疆3%的考生,属于较差水平。

二:新疆高考220分能上的大学

1、文科

2025年新疆文科22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新疆科信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5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7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0分),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5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若羌校区)(最低211分)。

省外:东营职业学院(最低220分),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5分),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3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1分),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最低215分)。

2、理科

2025年新疆理科22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新疆和田学院(最低211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最低215分),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5分),新疆警察学院(最低216分),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20分)。

省外: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1分),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20分),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最低220分),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最低219分),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15分)。

附:新疆高考220分院校推荐

东营职业学院

2024年东营职业学院在新疆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209分(专科)、理科202分(专科)。

东营职业学院组建成立于2001年7月,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校,是国家“双高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学校占地1598.75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资源总值达到3.3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万人,成人学历在籍学员5383人;核定编制控制总量1357人。现有在编教职工1042人,其中硕士814名、博士45余名,正副高级职称教师363名。设有石油与化学工程、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建筑与环境工程、会计、经济贸易与管理、电子信息与传媒、生物与生态工程、教师教育等8个二级学院和1个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的航空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区招生。成立以来累计培养专科层次毕业生9万余人,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留鲁就业率92%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5%以上,社会对办学满意度97%以上。学校获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优秀单位、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产教融合50强,省级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军事训练改革试点高校等荣誉称号。 党建统领、举旗定向,构筑“创优升本”发展新蓝图。坚定质量提升、争先创优、升本跨越“三步走”战略,实施“创优升本”五年行动计划。坚持“一二三四五六”工作路径,一体推进“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山东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成绩跃升至全省第8名。 立德铸魂、聚力赋能,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之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创立“行走的思政课堂”,“支部联学共建”开门抓党建,形成“党委举旗定向、各方力量汇聚、思政元素融入、学生主体突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省推优入党试点学校。 改革导向、特色引领,建成高技术人才培养高地。深化“厚德强技、实境化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体推进教育教学与现代产业文化、现代信息技术、真实生产场景“三项融合”,开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4个,与海克斯康开展省级现场工程师项目,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齐鲁工匠后备人才1017人,毕业生留鲁就业率92.16%。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获评全国资源建设优势学校。 科教融汇、多元协同,搭建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平台-项目-成果-绩效”管理服务体系,支持教师“入平台、做项目、带学生、出成果”,教学化改造典型项目与服务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建成省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等“产教研创”平台67个,获批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 产业引领、内涵固基,建成高水平特色专业集群。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专业至43个。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被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第一。自主设定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项目等专业群的5个发展要件,发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示范引领作用,建成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形成“144”梯次发展格局。 德才并重、双向培育,建成高素质双师教师团队。实施“五项工程”,开展“三说”活动,全员入企实践锻炼,培育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291人次;特聘大国工匠等技能人才251名。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等54人次,建成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等9个。 产教融合、体系重构,高点筑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创新“四大机制”,建成产业学院14个,牵头成立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2023年,230家政府机关、872家企业到校交流洽谈,捐赠现金600余万元。入选教育部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获评山东省校企合作办学示范校。 精准对接、支撑有力,形成服务区域高端化品牌。创新“242”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重服务、强转化,实现技术服务收入3400余万元。完成社会培训25万人次、到款额7400万元。“学历+能力”“教师+技师”“平台+讲台”,培养专科以上学历乡土人才,村均2.7人。获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先进单位、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 机制创新、文化赋能,形成高效能内部治理体系。加强全国知名专家战略咨询,创新“一二三四五六”工作路径,构建“师生共治、和谐共长”文化体系。重业绩、强激励,299人获聘高级职称,其中,2人由讲师直聘正教授,2023年调整干部96人。获评国管局能源节约示范案例、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2023年山东省办学质量考核跃居第8名。 数智汇能、绿色转型,高规格建成信息化标杆校。加强数字校园建设,着力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建成超融合服务平台、“虚拟化”大数据中心,接入全国职教智慧大脑院校中台,开发学生培养“全链条”智慧管理系统。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1个,建成省级以上在线课程34门、继续教育在线课程500余门,教学能力比赛获奖21项。获评山东省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 标准对接、引企出海,高品质提升国际化影响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项,建设突尼斯海外分校、中肯鲁班工坊等海外教学基地5处,向坦桑尼亚等国家输出职业标准9项,获坦桑尼亚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获推参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资源项目,获批“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建成优质资源输出高地。 专本一体、双创示范,贡献高标准改革东职方案。出版职教本科研究专著2部,参与制订全国职教本科专业标准4个。专创融合实践成果,入选教育部创新创业十大典型案例;团队负责人受邀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专题报告。 开放融合、名师领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稳居高点位。发扬时任我校计算机系主任杨欣斌教授(现任深职大党委书记)创新精神,现任专业群负责人获评教育部“三名”计划培养对象,与百度、山东大学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办国赛2项,牵头制定职教本科标准1项。 学校正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国工匠”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职教强国的战略支点,认真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锐意改革创新,矢志跨越发展,正加快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而团结奋斗,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