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山西高考44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5-03-07 08:03:24

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445分左右(443分、444分、445分、446分、44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西理科考生44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山西高考44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参考山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6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18分。山西理科44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山西高考44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物理类44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忻州师范学院(最低445分)、晋中学院(最低445分)、太原学院(最低444分)、长治学院(最低443分)、运城学院(最低443分)。

省外:湖南警察学院(B)(最低447分)、河北工程大学(B)(最低446分)、吉林医药学院(B)(最低445分)、河北科技大学(B)(最低444分)、福建技术师范学院(B)(最低443分)。

二:山西物理类44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8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4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1760名到第82417名,共有65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山西物理类44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忻州师范学院公办44582417本二A
2晋中学院公办44582417本二A
3太原学院公办44483134本二A
4长治学院公办44383827本二A
5运城学院公办44383827本二A

2、2025山西物理类44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泉州师范学院公办44781117本二A
2湖南警察学院(B)公办44781117本二B
3温州理工学院(B)公办44681759本二B
4河北工程大学(B)公办44681759本二B
5河南科技学院公办44582417本二A
6吉林医药学院(B)公办44582417本二B
7浙江科技大学(B)公办44483134本二B
8河北科技大学(B)公办44483134本二B
9渤海大学(B)公办44383827本二B
10福建技术师范学院(B)公办44383827本二B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44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西录取线都在445分左右(共有18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山西物理类44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忻州师范学院简介:

忻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我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高校唯一的“‘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619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700余人。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282人,其中,专任教师969人,教授59人,副教授284人,博士208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学校现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7人,山西省高校“131”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5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人。

运城学院简介:

运城学院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山西省教育厅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山西省运城市,肇始于1978年成立的山西师范学院运城师专班,后更名为运城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地区教育学院、河东大学(筹)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运城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20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90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9.1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6.20%;拥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三晋英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1”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3人次;115名教师兼任其他高校研究生导师。“嗜盐微生物资源利用”团队获批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聘请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0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聘学科专业带头人22人。

河南科技学院简介:

学校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教育初心,扎根中原沃土,形成了“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于农、服务于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新乡市,占地面积2021亩,校舍面积近79万平方米。建校80余年来,学科专业已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5个教学单位,7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9万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36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6个。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38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及产业学院3个。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高校,作物学学科、园艺学学科群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是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重点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学校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传统特色肉制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杂交小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8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教学团队、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54个,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全面落实“质量立校”战略,着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6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十四五”省级规划教材14门。近三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660余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