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670分左右(668分、669分、670分、671分、6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贵州物理类考生6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贵州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贵州高考分数线,贵州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80分。贵州物理类67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贵州高考67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贵州物理类6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复旦大学(最低671分)、复旦大学(最低668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667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666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665分)。
二:贵州物理类6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贵州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31名到第358名,共有2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贵州物理类6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71 | 307 | 本科 |
2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68 | 397 | 本科 |
3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67 | 440 | 本科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67 | 441 | 本科 |
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66 | 475 | 本科 |
6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65 | 490 | 本科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664 | 528 | 本科 |
8 | 浙江大学 | 公办 | 662 | 618 | 本科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661 | 690 | 本科 |
10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660 | 737 | 本科 |
以上“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6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录取线都在670分左右(共有2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贵州物理类67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基地建设与临床优势为依托,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内涵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以“精品化”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一个模式、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四个贯通、五个特色”的医学教育架构,实现扎实基础、主动学习、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扎根深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汇聚高端人才的桥头堡、培育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国际合作办学的示范区”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哈工大“一校三区”融合发展要求,开展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