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高考历史类470分左右(468分、469分、470分、471分、4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宁夏文科考生4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宁夏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宁夏高考分数线,宁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96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19分。宁夏文科47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宁夏高考47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宁夏历史类4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最低451分)。
省外: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最低472分)、福建江夏学院(最低471分)、亳州学院(最低470分)、九江学院(最低469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最低468分)。
二:宁夏历史类4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宁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276名到第5350名,共有7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宁夏历史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 民办 | 451 | 7134 | 本二 |
2、2025宁夏历史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南科技大学 | 公办 | 472 | 5208 | 本二 |
2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公办 | 472 | 5208 | 本二 |
3 | 兰州交通大学 | 公办 | 471 | 5275 | 专科 |
4 | 福建江夏学院 | 公办 | 471 | 5275 | 本二 |
5 | 西南医科大学 | 公办 | 470 | 5350 | 本二 |
6 | 亳州学院 | 公办 | 470 | 5350 | 本二 |
7 | 攀枝花学院 | 公办 | 469 | 5428 | 本二 |
8 | 九江学院 | 公办 | 469 | 5428 | 本二 |
9 | 金陵科技学院 | 公办 | 468 | 5522 | 本二 |
10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公办 | 468 | 5522 | 本二 |
以上“2025年宁夏高考历史类4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宁夏录取线都在470分左右(共有13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宁夏历史类47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简介: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是由宁夏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02年3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1月经教育部确认。学院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毗邻宁夏大学。
学院现有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30个本科专业。建有4个院级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自治区“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6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群)入选自治区“十三五”重点专业,5个专业入选自治区产教融合示范专业。
攀枝花学院简介:
攀枝花学院是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之一。学校坐落于著名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市区。
学科专业: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本科专业62个,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拥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培育类建设学科2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特色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应用型品牌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5门、应用型品牌课程2门,形成了以钒钛+、康养+专业集群为优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兼容,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大学科协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共同推进的办学特色。
九江学院简介: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学校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庐山文化研究、陶渊明研究、陈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西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创建有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