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高考历史类450分左右(448分、449分、450分、451分、4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宁夏文科考生45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宁夏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宁夏高考分数线,宁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96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19分。宁夏文科45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宁夏高考45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宁夏历史类45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最低451分)、宁夏理工学院(最低443分)。
省外: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最低452分)、吉林外国语大学(最低451分)、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最低450分)、齐鲁理工学院(最低449分)、南昌理工学院(最低448分)。
二:宁夏历史类45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3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宁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7135名到第7222名,共有8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宁夏历史类45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 民办 | 451 | 7134 | 本二 |
2 | 宁夏理工学院 | 民办 | 443 | 7895 | 本二 |
2、2025宁夏历史类45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吉林师范大学 | 公办 | 452 | 7035 | 本二 |
2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民办 | 452 | 7035 | 本二 |
3 | 兰州文理学院 | 公办 | 451 | 7134 | 本二 |
4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民办 | 451 | 7134 | 本二 |
5 | 重庆移通学院 | 民办 | 450 | 7222 | 本二 |
6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民办 | 450 | 7222 | 本二 |
7 | 邵阳学院 | 公办 | 449 | 7328 | 本二 |
8 | 齐鲁理工学院 | 民办 | 449 | 7328 | 本二 |
9 | 绵阳城市学院 | 民办 | 448 | 7419 | 本二 |
10 | 南昌理工学院 | 民办 | 448 | 7419 | 本二 |
以上“2025年宁夏高考历史类4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宁夏录取线都在450分左右(共有10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宁夏历史类45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宁夏理工学院简介:
宁夏理工学院 始建于1985年 宁夏理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石嘴山市星海湖畔。
学校现有12个二级院(系),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法、艺、教8个学科门类,打造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会计为首批增列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化学、汽车服务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和英语等12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5个。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
吉林师范大学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
学校对外交流活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外专引智、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300余人次,选派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学习1000余人次。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6个。
兰州文理学院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甘肃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口支援院校,“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创始成员,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甘肃省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现有教职工874人,其中专任教师65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24人,占专任教师的50%;具有博士学位者108人,占专任教师的16.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415人,占专任教师的80.3%。学校实施“雁苑学者计划”“雁苑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积极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文旅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十大陇人骄子”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专家、“陇原青年人才”等各类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