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430分左右(428分、429分、430分、431分、4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4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1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60分。内蒙古理科43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内蒙古高考43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4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高收费)(最低429分)、内蒙古师范大学(最低415分)、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最低408分)、内蒙古师范大学(高收费)(最低406分)。
省外:昆明医科大学(中外合作)(最低432分)、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最低431分)、山东政法学院(最低430分)、河南科技大学(最低429分)、成都工业学院(最低428分)。
二:内蒙古物理类4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0363名到第40646名,共有28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内蒙古物理类4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高收费) | 公办 | 429 | 40939 | 本二A |
2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公办 | 415 | 45233 | 本二A |
3 | 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 | 公办 | 408 | 47446 | 本二A |
4 | 内蒙古师范大学(高收费) | 公办 | 406 | 48072 | 本二A |
2、2025内蒙古物理类4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昆明医科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432 | 40039 | 本二A |
2 | 长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431 | 40362 | 本二A |
3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 民办 | 431 | 40362 | 本二A |
4 | 山东政法学院 | 公办 | 430 | 40646 | 本二A |
5 | 西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429 | 40939 | 本二A |
6 | 福建农林大学 | 公办 | 429 | 40939 | 本二A |
7 | 昆明理工大学 | 公办 | 429 | 40939 | 本二A |
8 | 河南科技大学 | 公办 | 429 | 40939 | 本二A |
9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428 | 41234 | 本二A |
10 | 成都工业学院 | 公办 | 428 | 41234 | 本二A |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4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430分左右(共有13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内蒙古物理类4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建筑面积9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4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9.26亿元。图书馆共有5个馆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7万册(含学院资料室),电子图书162万种,电子报刊3万多种,采购中外文数据库(平台)66个,共享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0多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行列,完成19.69万平方米的基建项目,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占比100%。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4项,先后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机构设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2012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了“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2020年,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和“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2021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现设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3个孔子学院。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究院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其他部级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5个,甘肃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9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9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两长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甘肃省联合实验室3个,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5个,甘肃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其他各类省级研究平台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