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贵州高考56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2025-01-20 10:22:05

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565分左右(563分、564分、565分、566分、56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贵州物理类考生56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贵州高考56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参考贵州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贵州高考分数线,贵州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80分。贵州物理类56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贵州高考56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贵州物理类56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中央美术学院(最低567分)、江南大学(最低566分)、北京中医药大学(最低565分)、北京语言大学(最低564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低563分)。

二:贵州物理类56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8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贵州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6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8761名到第19066名,共有30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贵州物理类56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公办56718092本科
2中央美术学院公办56718224本科
3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56618738本科
4江南大学公办56618505本科
5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办56518956本科
6华中农业大学公办56419127本科
7北京语言大学公办56419155本科
8河海大学公办56319653本科
9西南大学公办56319792本科
1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办56319666本科

以上“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56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录取线都在565分左右(共有6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贵州物理类56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江南大学简介: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学校现启用蠡湖校区、东氿校区、霞客湾校区,总占地面积4268亩,总建筑面积139.6万平方米。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9个学生公寓园区。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88个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称号等。

华中农业大学简介: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首轮“双一流”成效评价,学校整体建设9项评价指标中,7项指标为第一档。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

北语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学校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有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三个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迄今为止,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