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470分左右(468分、469分、470分、471分、4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广西物理类考生4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广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广西高考分数线,广西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1分。广西物理类47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广西高考47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广西物理类4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北部湾大学(最低472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最低471分)、玉林师范学院(最低470分)、南宁师范大学(最低469分)、广西中医药大学(最低468分)。
省外:河北地质大学(最低472分)、中华女子学院(最低471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470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最低469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468分)。
二:广西物理类4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2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广西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76788名到第77529名,共有74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广西物理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北部湾大学 | 公办 | 472 | 76020 | 本科 |
2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公办 | 471 | 76787 | 本科 |
3 | 玉林师范学院 | 公办 | 470 | 77529 | 本科 |
4 | 南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469 | 78270 | 本科 |
5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68 | 79048 | 本科 |
2、2025广西物理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公办 | 472 | 76020 | 本科 |
2 | 河北地质大学 | 公办 | 472 | 76020 | 本科 |
3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公办 | 471 | 76787 | 本科 |
4 | 中华女子学院 | 公办 | 471 | 76787 | 本科 |
5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公办 | 470 | 77529 | 本科 |
6 | 西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470 | 77529 | 本科 |
7 | 绍兴文理学院 | 公办 | 469 | 78270 | 本科 |
8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公办 | 469 | 78270 | 本科 |
9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公办 | 468 | 79048 | 本科 |
10 | 西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468 | 79048 | 本科 |
以上“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4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广西录取线都在470分左右(共有42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广西物理类47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广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办学基础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有广西一流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在2022年最新的ESI排名中,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绍兴文理学院简介:
绍兴文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学校的办学历史起源于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1996年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建立绍兴文理学院。2000年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绍兴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并入。2005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12月被浙江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和协同创新,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硕士学位点17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9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工程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2个。合作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5个,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书法基地,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合作成立浙江技术转移中心,主动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曾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学校教师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65项。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深入。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近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800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8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省专利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40项,省敦煌文艺奖4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