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615分左右(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南文科考生6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河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21分。河南文科61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河南高考61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6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厦门大学(最低617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最低615分)、华东师范大学(最低613分)、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18分)、天津大学(最低612分)。
二:河南历史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5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88名到第916名,共有2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河南历史类6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617 | 839 | 本一 |
2 | 厦门大学 | 公办 | 617 | 839 | 本一 |
3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15 | 916 | 本一 |
4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公办 | 615 | 916 | 本一 |
5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613 | 1038 | 本一 |
6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618 | 788 | 本一 |
7 | 东南大学 | 公办 | 612 | 1108 | 本一 |
8 | 天津大学 | 公办 | 612 | 1108 | 本一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611 | 1163 | 本一 |
10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办 | 611 | 1163 | 本一 |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6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南录取线都在615分左右(共有5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南历史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精髓: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华东师范大学简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理工科建有3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联合研究院,2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5个中央各部委等其他研究基地, 7个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含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6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5个上海高校智库,10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上海市其他创新基地。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学校主办、承办和合办各类中文期刊23种、英文期刊7种。学校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538.80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78个(490个子库)。学校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教育集团以“卓越”为引领打造基础教育示范校、示范区,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68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探索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注重推进内涵式发展,统筹提升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
东南大学简介:
东大新闻学校概况学校简介历史沿革历任领导现任领导组织机构标识系统东大校历院系设置师资力量两院院士风采研究生导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研院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生就业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办海外教育学院图书档案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吴健雄纪念馆快速链接
苏ICP备10088665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2020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