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类570分左右(568分、569分、570分、571分、5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黑龙江历史类考生5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黑龙江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黑龙江高考分数线,黑龙江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10分。黑龙江历史类57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黑龙江高考57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黑龙江历史类5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齐齐哈尔大学(最低567分)、东北林业大学(最低565分)、东北农业大学(最低558分)、牡丹江师范学院(最低558分)、哈尔滨师范大学(最低557分)。
省外:安徽大学(最低572分)、北京电影学院(最低571分)、东北财经大学(最低570分)、河北工业大学(最低569分)、河北师范大学(最低568分)。
二:黑龙江历史类5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24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黑龙江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622名到第2681名,共有6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黑龙江历史类5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齐齐哈尔大学 | 公办 | 567 | 2840 | 本科 |
2 | 东北林业大学 | 公办 | 565 | 2981 | 本科 |
3 | 东北农业大学 | 公办 | 558 | 3465 | 本科 |
4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公办 | 558 | 3465 | 本科 |
5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公办 | 557 | 3535 | 本科 |
2、2025黑龙江历史类5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572 | 2556 | 本科 |
2 | 安徽大学 | 公办 | 572 | 2556 | 本科 |
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公办 | 571 | 2621 | 本科 |
4 | 北京电影学院 | 公办 | 571 | 2621 | 本科 |
5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570 | 2681 | 本科 |
6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办 | 570 | 2681 | 本科 |
7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公办 | 569 | 2733 | 本科 |
8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569 | 2733 | 本科 |
9 | 河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68 | 2784 | 本科 |
10 | 河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68 | 2784 | 本科 |
以上“2025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类5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黑龙江录取线都在570分左右(共有124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黑龙江历史类57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齐齐哈尔大学简介: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文明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294万册,电子图书24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2个,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有3种。建有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现代语言实训室共计282间,每个多媒体教室均具有主播教室功能,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控室实现了多媒体教室集中管理和控制。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馆、游泳馆、音乐厅和学生文体活动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18人,其中正高级807人,副高级172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44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
河北工业大学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稳步提升。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近年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学校依托省市部共建平台,确立“落地冲高”科研工作思路,集聚区域办学资源,学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65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8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700项,授权专利4600余项,位列中国高校专利100强榜单第70位,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签订横向合同3530项,“千万级”横向项目15个,最高合同金额首期到款8500万元。2023年科研到校经费达4.10亿元。首颗“元光号”小卫星搭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天并在轨运行。高性能机器人触觉传感智能系统入选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百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是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