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495分左右(493分、494分、495分、496分、4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广西物理类考生49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广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广西高考分数线,广西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1分。广西物理类49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广西高考49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广西物理类49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广西医科大学(最低497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低496分)、广西科技大学(最低495分)、广西科技大学(最低494分)、南宁师范大学(最低493分)。
省外:河南师范大学(最低497分)、北京体育大学(最低496分)、安徽农业大学(最低495分)、山西医科大学(最低494分)、西南医科大学(最低493分)。
二:广西物理类4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0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广西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8831名到第59446名,共有61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广西物理类4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广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497 | 58149 | 本科 |
2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496 | 58830 | 本科 |
3 | 广西科技大学 | 公办 | 495 | 59446 | 本科 |
4 | 广西科技大学 | 公办 | 494 | 60151 | 本科 |
5 | 南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493 | 60816 | 本科 |
2、2025广西物理类4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福建师范大学 | 公办 | 497 | 58149 | 本科 |
2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497 | 58149 | 本科 |
3 | 中国医科大学 | 公办 | 496 | 58830 | 本科 |
4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办 | 496 | 58830 | 本科 |
5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公办 | 495 | 59446 | 本科 |
6 | 安徽农业大学 | 公办 | 495 | 59446 | 本科 |
7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办 | 494 | 60151 | 本科 |
8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494 | 60151 | 本科 |
9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93 | 60816 | 本科 |
10 | 西南医科大学 | 公办 | 493 | 60816 | 本科 |
以上“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4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广西录取线都在495分左右(共有40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广西物理类4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南宁师范大学简介:
南宁师范大学坐落于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
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69个,专科专业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3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院士工作站2个。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委托学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拥有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多次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30多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位,将军40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14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开展了125项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研究生”和“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被评为“辽宁省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与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开展“国际医护人才与技能交流培养项目”。学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签约院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4项、“促进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拉美地区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项。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57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52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承担国家援外医疗任务,派出赴也门队员近400人,赴冈比亚和肯尼亚队员41人。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医科大学发起,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德国等15个国家、48个医学教育机构,于2018年5月26日在沈阳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已经扩展至23个国家86所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理学实验室、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尘肺病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慢性肾脏病医药基础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64个。现有6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医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