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530分左右(528分、529分、530分、531分、5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物理类考生5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5分。安徽物理类53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安徽高考53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物理类5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合肥大学(最低531分)、安徽师范大学(最低529分)、合肥师范学院(最低528分)、安徽医科大学(最低533分)、安徽工业大学(最低533分)。
省外:石家庄铁道大学(最低532分)、山西医科大学(最低531分)、河北科技大学(最低530分)、长春理工大学(最低529分)、天津外国语大学(最低528分)。
二:安徽物理类5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0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5740名到第86973名,共有123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物理类5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合肥大学 | 公办 | 531 | 85360 | 本科 |
2 | 安徽师范大学 | 公办 | 529 | 87321 | 本科 |
3 | 合肥师范学院 | 公办 | 528 | 89350 | 本科 |
4 | 安徽医科大学 | 公办 | 533 | 82423 | 本科 |
5 | 安徽工业大学 | 公办 | 533 | 82918 | 本科 |
2、2025安徽物理类5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华大学 | 公办 | 532 | 84182 | 本科 |
2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公办 | 532 | 84260 | 本科 |
3 | 曲阜师范大学 | 公办 | 531 | 85197 | 本科 |
4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531 | 84771 | 本科 |
5 | 成都大学 | 公办 | 530 | 86967 | 本科 |
6 | 河北科技大学 | 公办 | 530 | 86829 | 本科 |
7 | 大连医科大学 | 公办 | 529 | 87992 | 本科 |
8 | 长春理工大学 | 公办 | 529 | 87073 | 本科 |
9 | 重庆师范大学 | 公办 | 528 | 89099 | 本科 |
10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528 | 89389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5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530分左右(共有70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安徽物理类5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合肥师范学院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现设14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59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生近17000人;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9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7项;国家和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9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9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3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19项。
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近五年,主导制订国际标准10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4项,授权发明专利1450项,转移转化专利成果319项;2023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高强韧涂层高通量制备及断裂韧性高效表征技术和装备”,经费3200万元;“面向节能减排目标的冶金智能模型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合同经费高达2000万元,“冶金固废高值化非建材领域应用新技术”成果中3项发明专利许可额1000万元;低碳冶金技术成果助力宝武集团建成全球首台工业级低碳炼铁高炉。与省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建立政学研合作联盟,共建6个实体性研究院,与宝武集团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与芜湖市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与马鞍山市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家学院、马鞍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全省首批工程师学院。近五年,智库成果获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采纳10项,获省市领导批示22项,在中央“三报一刊”、省级核心报刊发文39篇。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47所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成立安徽省首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校办高科技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属高校首家上市的校办企业。学校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入围全球900强,居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85位、省属高校第五、理工类高校第一。
长春理工大学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砥砺奋进,在深化改革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建有2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覆盖全部学科。11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版1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43名。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所有普通本科专业全部在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万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荣誉。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评价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地位和声誉、学科发展与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