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630分左右(628分、629分、630分、631分、6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历史类考生6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2分。安徽历史类63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安徽高考63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历史类6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合肥工业大学(最低607分)。
省外:四川大学(最低632分)、华中科技大学(最低631分)、上海财经大学(最低630分)、华东师范大学(最低629分)、中国政法大学(最低628分)。
二:安徽历史类6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995名到第1050名,共有5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历史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公办 | 607 | 2769 | 本科 |
2、2025安徽历史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四川大学 | 公办 | 632 | 920 | 本科 |
2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31 | 945 | 本科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办 | 631 | 960 | 本科 |
4 | 天津大学 | 公办 | 630 | 1027 | 本科 |
5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办 | 630 | 1038 | 本科 |
6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公办 | 629 | 1079 | 本科 |
7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629 | 1076 | 本科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28 | 1092 | 本科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628 | 1121 | 本科 |
10 | 中国政法大学 | 公办 | 628 | 1089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6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630分左右(共有10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安徽历史类6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7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9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学科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学校现有9个学科门类,33个一级学科,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6个工程博士类别。物理学新增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进入国家第一梯队。在2023年软科最好中国学科排名中,6个学科进入中国顶尖学科,18个学科进入中国一流学科。以珠峰高峰学科为主干,建设“6+7+2”特色学科群,加快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互促,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批珠峰学科稳居全国高校前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12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世界大学排名近5年跃升366位。
天津大学简介: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
面向国家战略、基础前沿和新兴领域,培育建设13个学科交叉平台,成立天津大学学科交叉中心,深入推进“天智计划”。牵头培育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持续深化医工交叉融合,现有13家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现有学生18442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630人,内地研究生8053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59人;专任教师1058人,其中高级职称718人,博士生导师320人、硕士生导师88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