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安徽高考64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2024-12-30 08:10:14

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40分左右(638分、639分、640分、641分、6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物理类考生6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安徽高考64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5分。安徽物理类64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安徽高考64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物理类6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合肥工业大学(最低643分)、合肥工业大学(最低630分)、安徽医科大学(最低629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最低617分)。

省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42分)、山东大学(最低641分)、上海财经大学(最低640分)、西北工业大学(最低639分)、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最低638分)。

二:安徽物理类6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7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7441名到第7777名,共有337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物理类6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合肥工业大学公办6436733本科
2合肥工业大学公办63011312本科
3安徽医科大学公办62911626本科
4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61716754本科

2、2025安徽物理类6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华中科技大学公办6426942本科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427122本科
3山东大学公办6417260本科
4山东大学公办6417343本科
5四川大学公办6407538本科
6上海财经大学公办6407548本科
7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公办6397847本科
8西北工业大学公办6398024本科
9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公办6388306本科
10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公办6388178本科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640分左右(共有17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安徽物理类6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余年来,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财经大学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工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截至2023年9月,现有各类在校生19483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40人,硕士生7226人,博士生1408人,留学生334人。有专职教师968人,正高级256人,副高级372人。

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坚持内培外引,师资力量雄厚。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设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完善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实施“翱翔人才计划”,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持续提升青年教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实施“翱翔团队计划”,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精准支持,促进团队“培育大人才、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设立人才特区,聘请全球优秀学者,开展前沿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千方百计帮助教师成功,打造优质基础教育,提升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学校汇聚了一支由36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包括全时两院院士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6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85人,以及一大批行业领域专家、型号总师等国家级专家。现有国家级创新团队33个。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8人次。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