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4所。在本省,只有长江师范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而在省外,有34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一、重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重庆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长江师范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长江师范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56 |
2、重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16分)、山东大学(603分)、湖南大学(598分)、中国农业大学(597分)、中央民族大学(581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80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74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67分)、西南交通大学(563分)、中国矿业大学(56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616 |
2 | 山东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603 |
3 | 湖南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98 |
4 | 中国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97 |
5 | 中央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81 |
6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80 |
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74 |
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67 |
9 | 西南交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63 |
10 | 中国矿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61 | ... |
25 | 西南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503 |
26 | 福建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96 |
27 | 山东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93 |
2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90 |
29 | 中南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88 |
30 | 安徽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86 |
31 | 中南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77 |
32 | 齐鲁工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75 |
33 | 肇庆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56 |
34 | 河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3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优良师范传统、鲜明应用特色的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地处重庆市涪陵高新区。学校始建于1931年,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历经九秩春华秋实,特立两江奋楫扬帆。
群贤毕至,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博士学位教师近500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英才计划等省部级人才100余人。获聘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15人。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中国侨联、重庆市科技局等创新团队12个,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个,重庆市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2个。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师范院校第48位、新建本科院校第19位。
2、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3、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学校拥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9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在深圳、北京、新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深圳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贵州研究院,在校内组建碳中和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3个交叉学科直属科研机构,与徐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6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在2022年获批国家部委推荐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到账科研经费1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