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上海招生中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8所。在本省,有8所高校开设了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中医药大学;而在省外,有21所高校面向上海市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上海中医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上海市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上海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上海本省开设中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中医药大学(55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56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8 |
2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6 |
3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5 |
4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5 |
5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2 |
6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1 |
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0 |
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55 |
2、上海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上海招生中医学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561分)、南京中医药大学(546分)、广州中医药大学(541分)、成都中医药大学(543分)、浙江中医药大学(533分)、湖南中医药大学(526分)、安徽中医药大学(521分)、辽宁中医药大学(514分)、江西中医药大学(513分)、山东中医药大学(51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90 |
2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61 |
3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54 |
4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48 |
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46 |
6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43 |
7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42 |
8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41 |
9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36 |
10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33 | ... |
12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21 |
13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14 |
14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13 |
15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12 |
16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502 |
17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490 |
18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489 |
19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科批 | 487 |
20 | 南昌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科批 | 467 |
21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 中医学 | 本科批 | 42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上海市招生中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上海招生中医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拥有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并进入培优建设行列。在教育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成效显著,学科整体实力位列中医院校前列。
2、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4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3、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的故乡,中医药文化重要发源地。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66年来,学校大力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精神,培养出十万余名毕业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陈士林,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阶,李今庸、梅国强、凃晋文等国医大师,王伯祥、陈如泉、孙国杰、黄光英、姜惠中等全国名中医,王华、陈家旭、季光、方邦江、王平、魏玮等长江学者、岐黄学者,蒋开平、梅全喜、游洪涛、尹强等中医药行业专家、企业家等众多知名校友,以及大批扎根基层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和相关行业先进工作者,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服务湖北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