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
一、福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福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631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9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547分)、广州中医药大学(541分)、湖北中医药大学(526分)、湖南中医药大学(523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506分)、海南医学院(496分)、宁夏医科大学(494分)、沈阳医学院(49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631 |
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595 |
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547 |
4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541 |
5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526 |
6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523 |
7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506 |
8 | 海南医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496 |
9 | 宁夏医科大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494 |
10 | 沈阳医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490 |
11 | 成都东软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460 |
12 | 桂林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452 |
13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批 | 43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连续五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科竞赛成绩持续领先,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6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总排行榜中保持全国高校前17;近十年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综合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9名。办学68年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信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生源质量优秀,在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双一流”考研生源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多年居省属同类高校第一,超70%毕业生服务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建于1915年的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历经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泰山医学院等历史发展时期。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掀开了聚力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一般社会科学等9个学科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74‰,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6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名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7位。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6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6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山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1项。
3、沈阳医学院
历史沿革。沈阳医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49年创建的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1978年更名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1年迁入新校区。
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学生15455人,其中本科生12477人、专科生1775人,全日制研究生750人,留学生453人。坚持“培养面向基层、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医学相关人才”的办学定位,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以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聂淑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克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王贵强等优秀校友为代表的八万余名应用型医学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