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社会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一、福建社会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社会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福建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厦门大学(面向厦门)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厦门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16 |
2 | 厦门大学(面向漳州)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14 |
3 | 厦门大学(面向厦门)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08 |
2、福建社会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67分)、中国人民大学(653分)、中央财经大学(618分)、华东政法大学(612分)、上海大学(606分)、中央民族大学(601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91分)、华中农业大学(584分)、安徽大学(583分)、南京农业大学(58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67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53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53 |
4 | 中央财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18 |
5 | 华东政法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12 |
6 | 上海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06 |
7 | 中央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601 |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591 |
9 | 华中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584 |
10 | 安徽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583 |
11 | 南京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581 |
12 | 西南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549 |
13 | 吉林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批 | 49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建校以来,已先后为国家输送了50多万名优秀人才。现有在校学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700余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华东政法大学
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3年,松江校区建设启用。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学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现有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设有26个本科专业、19个学院(部)、180余个科研机构;教职工1300余人,高级职称占比57%,在校生18000余人。学校自1981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截至2023年9月,先后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1所高校、机构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洲法律学会、欧洲律所联盟等9个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签订协议。
3、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首轮“双一流”成效评价,学校整体建设9项评价指标中,7项指标为第一档。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