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广西教育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2025-03-09 11:50:46

广西教育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教育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

广西教育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广西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教育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教育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教育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师范大学(644分)、华东师范大学(633分)、华中师范大学(604分)、郑州大学(601分)、中南民族大学(571分)、长江大学(563分)、天津师范大学(559分)、海南师范大学(552分)、河南师范大学(540分)、湖北师范大学(52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644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633
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604
4郑州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601
5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571
6长江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563
7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559
8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552
9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一批540
10湖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类本二批526
11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学类本二批501
12安顺学院教育学类本二批488
1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育学类本二批476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教育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教育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洛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2、荆楚理工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近40年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其“传记文学研究”栏目被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特色栏目”;《荆楚学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其“荆楚文化研究”栏目荣获湖北期刊“特色栏目奖”。

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位于“乌蒙腹地、三省红都”毕节,坐落在美丽的流沧河畔,南依碧阳湖、北靠德溪湿地公园,动中有静、绿树成荫、文脉清晰、书韵飘香。学校系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服务毕节根脉所系”,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秉持“自信办学、团结办学、开放办学”办学理念,紧扣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聚焦“四心四能”人才培养,打造内涵建设“五个地”平台和特色文化“五个区”品牌,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毕节、面向贵州、辐射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注:相关数据更新至2024年5月31日)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