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0所。在本省,只有广西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轻化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19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一、广西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广西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63 |
2、广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579分)、长沙理工大学(549分)、南京工业大学(533分)、南京林业大学(518分)、青岛大学(515分)、湖北工业大学(512分)、陕西科技大学(501分)、南通大学(499分)、天津科技大学(488分)、武汉纺织大学(48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苏州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79 |
2 | 长沙理工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49 |
3 | 南京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33 |
4 | 南京林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18 |
5 | 青岛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15 |
6 | 湖北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12 |
7 | 陕西科技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501 |
8 | 南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499 |
9 | 天津科技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一批 | 488 |
10 | 武汉纺织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84 |
11 | 福建农林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65 |
12 | 浙江科技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59 |
13 | 齐鲁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57 |
14 | 大连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42 |
15 | 盐城工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34 |
16 | 河北科技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29 |
17 | 吉林化工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404 |
18 | 新疆科技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396 |
19 | 北京服装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二批 | 37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18万余亩,其中,校园本部占地3982.5亩,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占地1.69万亩,校园本部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总计7.8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91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35万册,电子图书37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0.91亿元。下设25个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017人、全日制研究生1675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785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806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10967。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32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48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3人。
2、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瞄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27项,国家生物育种科技专项 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在《Nature》《PNAS》等国际顶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3篇, ESI高被引论文424篇,审认定良种40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9个,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62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建有"林木遗传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与种质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林木生物质先进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南方现代林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建有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江苏生态林业与双碳战略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江苏省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7份智库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40余份智库成果获中央部委和江苏省等省部级领导批示,20余份成果被全国人大、政协、江苏省委省政府等采纳或采用。学校持续发布《生态林业蓝皮书》和《生态文明绿皮书》。
3、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动服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发机构。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入选全国美展艺术作品5项。学校注重成果转化,连续多年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技术服务合同登记额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在10余个省份先后落地,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