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广东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2025-03-07 18:36:27

广东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理工大学。

广东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广东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理工大学(640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532分)、南昌理工学院(48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本科批640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航天工程本科批532
3南昌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本科批484

二、在广东招生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北京理工大学

学校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7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9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北京理工大学宣传片:https://www.bit.edu.cn/gbxxgk/dqgz_sjb/948fb68edb3f4e7b8f9d67feafee2c0e.htm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部省共建本科高校。学院作为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民航飞行员、工程技术和民航运行管理人才为主的办学格局,其中全民航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从这里启航,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成为世界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安全最好、质量过硬,享誉国内外民航的高等学府。

学院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国际和地区民航组织,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民航机构、航空院校,与波音、空客、通用电气、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均建立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是亚洲第一个入选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空人才计划”的全日制大学,是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培训升级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成员。长期以来,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依托国家“澜湄合作”和民航局“一带一路”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支持配合国产飞机“走出去”和国家海外重大基建项目战略规划,大力开展对外教育培训和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先后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飞行、机务、空管、机场、签派、空乘等民航专业岗位人才,为其民航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学院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选拔多批次优秀学生、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境)外留(访)学、实习、短期交流,累计达6000余人次。

3、南昌理工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1999年5月创建;2001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定名为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江西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定名为南昌理工学院;2009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江西省首批民办高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江西省首批第一所一次性通过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专家组一致评价:南昌理工学院是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2016年4月,学校与华东交通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2017年4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十三五”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2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8年11月,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南昌理工学院是全国示范性民办高校,国防教育特色鲜明,军魂育人成效显著;2021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十四五”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11月,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南昌理工学院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近年来,学校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重大研编出版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近百项;江西省“双千计划”长期人才项目6项;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省部级以上立项900余项,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1000余项,教师共出版专著和教材580部,发表学术论文9480篇,其中中文核心649篇,被SCI、EI、ISTP和CSSCI收录694篇。2019年,我校邱小林教授和张传军高工共同编著的《嫦娥巡天看中华》科普作品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江西省唯一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民办高校;傅修延教授申报的《The ante-narrative on bronze wares and the Chinese narrative tradition》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也是全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民办高校。

相关推荐: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