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泰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泰语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只有四川外国语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泰语专业;而在省外,有12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泰语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林业大学。
一、重庆泰语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泰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泰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重庆招生泰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四川外国语大学(地方专项)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外国语大学(地方专项) | 泰语 | 本科 | 467 |
2、重庆泰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泰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林业大学(489分)、汕头大学(488分)、云南农业大学(482分)、大理大学(480分)、云南师范大学(478分)、广西民族大学(475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470分)、红河学院(467分)、云南财经大学(464分)、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45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林业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89 |
2 | 汕头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88 |
3 | 云南农业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82 |
4 | 大理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80 |
5 | 云南师范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78 |
6 | 广西民族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75 |
7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泰语 | 本科 | 470 |
8 | 红河学院 | 泰语 | 本科 | 467 |
9 | 云南财经大学 | 泰语 | 本科 | 464 |
10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泰语 | 本科 | 458 |
11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 泰语 | 本科 | 415 |
12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泰语 | 本科 | 41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泰语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泰语专业的大学简介
1、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与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建有中澳商务英语、中法物流管理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多哥洛美大学、美国俄亥俄州东部中央教育服务中心建有孔子学院3所,与厄瓜多尔思源中国语学校建有孔子课堂1所。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本硕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研合作、海外引智,年均接收各类国际学生400余人、长短期外专外教70余人,外派教师100余人、学生600余人。学校是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GAFSU)高校之一,法语国家大学协会(AUF)正式会员单位,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
2、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十佳大学、“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省级绿美校园、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架构,现设有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理学院、体育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干部学院)等18个教学机构。
3、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715项,科研经费达16.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61(第一单位347)项。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创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达3.02亿亩,突破作物品种单一化种植重大难题,成为世界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李铮友教授等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我国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率领团队育成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盛军教授团队围绕茶叶等特色生物资源,通过建立茶树基因组数据库,系统阐释了茶树起源、演化以及茶树基因迁徙规律,阐明普洱茶降血脂、降血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机理,开发普洱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发掘辣木、铁皮石斛、玛咖等新资源,实现了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魏红江教授团队构建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与美国合作获得了世界第一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克隆猪,并在《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发表,同时获得了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侏儒症等多种小型猪疾病模型。董扬教授团队的葡萄资源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封面文章,揭示了葡萄的起源、迁徙、品种分化等多个重要结论,为葡萄基因组辅助育种、品种溯源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集。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葡萄生物资源研究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