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四川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2025-02-16 15:08:18

四川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四川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四川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四川本省开设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文史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455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43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科批455
2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科批435

2、四川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四川招生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76分)、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34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科批376
2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科批345

二、在四川招生专科批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诗仙故里,科技名城,孕育巴蜀高等职教明珠;富乐山麓,芙蓉溪畔,蕴藏读书圣地工匠殿堂。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学校几易其址,数次更名,经历了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四川省立江津窑业技术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全国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节水学校、四川省一星平安校园、绵阳市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先进集体等荣誉,列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高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

办学理念:诚信为基 能力为本 创新为魂 特色为翼

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2002年由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占地833.07亩,建筑面积36.67万平米。学校秉承“励志、践行”校训,坚持“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办学定位,面向“绿色智能”技术,设立7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重点打造应用化工技术、智能焊接、智能建造、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商贸服务五大专业群,为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建筑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中国中车集团等单位发起成立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常州市域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建设,牵头组建全国地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州合成生物市域联合体和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市域联合体。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牵头组建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全国现代焊接职教集团、全国医疗建筑职教联盟、长三角绿色化工与医药一体化发展职教联盟。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中车集团、中船集团、京东集团、中检邦迪、北京东方仿真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20个省级实训平台,3个国家级实训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9680万元。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56个、订单班36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项)、现场工程师项目2个。

3、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占地面积85.85万㎡,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炎培广场、行知广场、桥梁文化园、翔鹅湖等育人景观,彰显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建有集教学、科研、培训和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1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348个,智慧建造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栉风沐雨七十六载,持续优化的教书育人环境孕育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传承奉献”的校风,锤炼出“敬业、善能、重导、爱生”的教风,磨练出“惜时、善学、精技、求真”的学风,共同构成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院持续增强应用科研强校能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精准匹配服务产业链,打造国家级BIM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国家自然基金试验平台1个,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获发明专利11项,国际专利3项。紧盯服务需求,构建服务发展供给和转化“立交桥”,企业横向课题研究25项,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科普基地1个。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作用,社会服务培训4.2万余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1102人次。立足服务“向北开放”战略,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立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9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输出3个国际专业标准和22个课程标准,成为省级国际化标杆校。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