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筑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建筑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9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建筑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郑州大学;而在省外,有23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建筑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南大学。
一、河南建筑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建筑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南建筑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河南本省开设建筑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郑州大学(590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552分)、河南科技大学(537分)、河南理工大学(536分)、河南农业大学(52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郑州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90 |
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52 |
3 | 河南科技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37 |
4 | 河南理工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36 |
5 | 河南农业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21 |
6 | 新乡学院 | 建筑类 | 本二批 | 478 |
2、河南建筑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南招生建筑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南大学(653分)、武汉大学(645分)、华中科技大学(634分)、天津大学(634分)、重庆大学(624分)、中南大学(621分)、厦门大学(618分)、东北大学(616分)、武汉理工大学(613分)、西南交通大学(61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南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53 |
2 | 武汉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45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34 |
4 | 天津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34 |
5 | 重庆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24 |
6 | 中南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21 |
7 | 厦门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18 |
8 | 东北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16 |
9 | 武汉理工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13 |
10 | 西南交通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610 | ... |
14 | 浙江财经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71 |
15 | 重庆交通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70 |
16 | 南华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64 |
17 | 三峡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58 |
18 | 西华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58 |
19 | 济南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55 |
20 | 长江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50 |
21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41 |
22 | 西南科技大学 | 建筑类 | 本一批 | 541 |
23 | 西南民族大学 | 建筑类 | 本二批 | 51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建筑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南招生建筑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1951年创建于北京,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先后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实施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一一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科学研究“矢志创新,破浪前行”。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塑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设有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59个,黄河研究院、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185个,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等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2个。入选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是黄河实验室主要成员之一。承担“堤防大溃口快速封堵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全球水文科学界最高学术成就奖——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在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科学通报》《水利学报》等顶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荣获“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
2、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学校拥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9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在深圳、北京、新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深圳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贵州研究院,在校内组建碳中和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3个交叉学科直属科研机构,与徐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6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在2022年获批国家部委推荐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到账科研经费12.6亿元。
3、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学校现有南岸、科学城两个校区,占地近2900亩。全校固定资产总值44亿元,各类仪器设备总值7.8亿元,校舍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441.5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32.05万册,电子图书209.5万册。购有SCI、EI、Elsevier、CNKI、万方、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