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
一、广西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海洋大学(584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574分)、浙江理工大学(543分)、江苏海洋大学(460分)、岭南师范学院(45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本一批 | 584 |
2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本一批 | 574 |
3 | 浙江理工大学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本一批 | 543 |
4 | 江苏海洋大学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本二批 | 460 |
5 | 岭南师范学院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本二批 | 451 |
6 | 宁德师范学院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本二批 | 436 |
二、在广西招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2、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筹),1989年教育部批复为淮海工学院。1998年至2002年,均具有4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原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连云港水产学校)。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7月,学校获批首批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按照“拓宽基础、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充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一流课程。构建对学生价值观念、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具有清晰映射关系的一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建有江苏省重点教材33部,5部教材入选首批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承担江苏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面学分制改革”,项目通过了由省教育厅主持的验收鉴定,并入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学校被遴选为“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近5年,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0项。学生龙舟队4次蝉联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3次夺得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5年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各类排行榜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600余项、省级奖项近1700项,获奖学生6000余人次。
3、岭南师范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始建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1903年改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开设简易师范科,是为我校师范教育之始,后历雷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54年迁入现址,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优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2019年,4名校友分别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毕业生考研录取率10%左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疆、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