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铁道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铁道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安徽铁道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铁道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铁道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铁道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58分)、华东交通大学(551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543分)、兰州交通大学(497分)、新疆工程学院(45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铁道工程 | 本一批 | 558 |
2 | 华东交通大学 | 铁道工程 | 本一批 | 551 |
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铁道工程 | 本一批 | 543 |
4 | 兰州交通大学 | 铁道工程 | 本二批 | 497 |
5 | 新疆工程学院 | 铁道工程 | 本二批 | 452 |
6 | 南昌交通学院 | 铁道工程 | 本二批 | 446 |
二、在安徽招生铁道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全校共有教职工226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人,教授333人,副教授670人。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近三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中组部海外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目前,共有柔性引进“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5人。培育万人计划获得者4人,其中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6人,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340余人。
2、新疆工程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主管的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百所应用型试点高校,学校坐落于新疆首府-美丽的乌鲁木齐。
学校因煤而建,因工而兴,是一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的学校。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第二预备学校163名官兵转业到新疆,组建了乌鲁木齐煤矿学校。1985年更名为新疆煤炭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新疆工程学院。60多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扎根边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培植了“知行统一,追求卓越”的校训。学校党委提出了“强党建、保稳定、抓改革、促转型、谋发展、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遵循“五个坚持”、抓好“五个机遇”、提升“五个竞争力”、弘扬“五种精神”、做好“五个服务”,朝着三个“五年目标”团结奋斗,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3、南昌交通学院
南昌交通学院(原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20年年底,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更名为南昌交通学院,是江西省首批成功转设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适当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
社会声誉:以规范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未来。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办学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转设前办学实力位于全国独立学院前列,省内独立学院第一方阵,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总评榜综合实力独立学院20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荣誉称号。转设后,在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公布的2021年中国民办大学百强榜位列第八、2022年位列该排行榜第七;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全国第80名、江西省第4名,在全面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水平一流应用型民办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