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早期教育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早期教育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8所。在本省,只有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早期教育专业;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青海省招生早期教育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一、青海早期教育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早期教育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青海早期教育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青海招生早期教育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320 |
2、青海早期教育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青海招生早期教育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乌鲁木齐职业大学(361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348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343分)、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20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8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361 |
2 |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348 |
3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343 |
4 |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320 |
5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285 |
6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264 |
7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早期教育 | 专科批 | 19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青海省招生早期教育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青海招生专科批早期教育专业的院校简介
1、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14年1月,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西宁市政府直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青海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首批“省级平安示范校园”2021年教育部第一次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高职组导游服务)设在青海,学校成为青海省第一个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并连续成功举办2届,2021年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
校企合作及基地建设:学校目前与137家企业取得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53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33家,学生实习企业115家,参与双师教师建设企业交流94家,校企互动常态化实习实践技术指导112家,教师实践企业132家。校企共建中科青海创新教育学院、信创人才培养基地、海尔COSMPIat(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实训基地、智慧交通成转基地、青海旅游文化创意实训基地、紫果云杉迁地保存库及繁育基地等45个校内实训基地。2023年学校被评为温暖工程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基地。
2、民政职业大学
作为民政部唯一直属院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始终坚持以服务民政事业发展为己任。1959年,学院的前身——内务部民政干部学校成立。1983年,经民政部批准,成立民政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5月,民政部成立民政部培训中心,与学院合署办公。1997年9月,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学院。2007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0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中国假肢矫形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整合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并加挂民政部培训中心牌子。学院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全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民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民政领域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等方面的重要职能。
学院围绕民政行业与民生民政重点服务领域,设有老年福祉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康复工程学院、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六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培训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学前教育、护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婚庆服务与管理等20个涵盖民政各个领域、社会亟需的特色专业,建成健康养老、康复辅助技术、现代殡葬管理等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护理、社会工作、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学前教育、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婚庆服务与管理等7个专业被认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健康养老专业群、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康复辅助技术专业群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海涛生命服务学院、格林彩虹矫形工程师学院入选北京市工程师学院,“京冀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北京市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项目。作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行业试点单位和教育部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学院自开展学历教育以来,已为民生民政领域培养了近15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1400余名大龄孤儿开展学历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3、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前身为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0年经青岛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筹建;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搭建“双创”平台,建成“恒星智岭”国家级众创空间。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构建统筹领导、逐级落实、协同合作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近三年,学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目20项,在大学生“双创”大赛中获国家级奖30项、省级奖13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