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6所。在本省,有12所高校开设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长沙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45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一、湖南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南本省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长沙理工大学(562分)、湘潭大学(572分)、南华大学(534分)、邵阳学院(459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45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长沙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78 |
2 | 湘潭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77 |
3 | 湘潭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77 |
4 | 长沙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77 |
5 | 长沙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76 |
6 | 湘潭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72 |
7 | 长沙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62 |
8 | 南华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44 |
9 | 南华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36 |
10 | 南华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34 |
11 | 邵阳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59 |
12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54 |
2、湖南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54分)、北京理工大学(634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4分)、吉林大学(623分)、华东理工大学(618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10分)、河海大学(606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07分)、合肥工业大学(605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60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54 |
3 | 北京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34 |
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24 |
5 | 吉林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23 |
6 | 华东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18 |
7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10 |
8 | 河海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07 |
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07 |
10 | 河海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606 | ... |
36 | 天津城建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516 |
37 | 河北工程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99 |
38 | 中原工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90 |
39 | 辽宁科技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85 |
40 | 长春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83 |
41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75 |
42 | 吉林化工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63 |
43 | 河南城建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53 |
44 | 新疆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48 |
45 | 长春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 | 44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湘潭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826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167人。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英才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31万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6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家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2023年,学校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际工业大学共建“中国电力学院”。
3、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秉承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办学传统,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优秀学子,成为国家铁路交通事业和西部地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位居省属高校前列。2023年毕业生中,签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占比35.60%,签约国有企业占比65.20%,世界500强企业占比47.21%,省外就业占比69.02%。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8.7%。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赖远明、著名企业家王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