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7所。在本省,只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1所高校开设了水产养殖学专业;而在省外,有16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一、重庆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重庆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527 |
2、重庆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577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54分)、海南大学(539分)、四川农业大学(526分)、集美大学(509分)、安徽农业大学(491分)、湖南农业大学(490分)、云南农业大学(490分)、大连海洋大学(486分)、广东海洋大学(48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农业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577 |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554 |
3 | 海南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539 |
4 | 四川农业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526 |
5 | 集美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509 |
6 | 安徽农业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91 |
7 | 湖南农业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90 |
8 | 云南农业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90 |
9 | 大连海洋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86 |
10 | 广东海洋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85 |
11 | 青岛农业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78 |
12 | 鲁东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74 |
13 | 天津农学院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66 |
14 | 内江师范学院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61 |
15 | 铜仁学院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57 |
16 | 塔里木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本科 | 45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西南大学“一校两地”办学,在重庆市北碚区和荣昌区分别设有北碚校区、荣昌校区。荣昌校区位于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重庆市荣昌区。荣昌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米,底蕴深厚、环境优美、舒适温馨,功能齐全。
西南大学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立足中国畜牧科技城及“双一流”建设契机,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历史机遇,大力推进荣昌校区提质扩容和一体化管理,致力将荣昌校区打造为西南大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校以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个、省级高校创新平台/研究基地2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包括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56项。学校以“工海”特色为优势,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