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宁夏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生物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宁夏大学;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宁夏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一、宁夏生物科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宁夏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宁夏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宁夏本省开设生物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宁夏大学(430分)、北方民族大学(41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宁夏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30 |
2 | 北方民族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10 |
2、宁夏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宁夏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44分)、武汉大学(575分)、山东大学(537分)、中国海洋大学(494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85分)、北京林业大学(482分)、郑州大学(474分)、东北师范大学(470分)、西北大学(470分)、湖南师范大学(46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644 |
2 | 武汉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575 |
3 | 山东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537 |
4 | 中国海洋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94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85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82 |
7 | 郑州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74 |
8 | 东北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70 |
9 | 西北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70 |
10 | 湖南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62 | ... |
13 | 中山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35 |
14 | 石河子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16 |
15 | 中南民族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16 |
16 | 山东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13 |
1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09 |
18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08 |
19 | 长江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批 | 406 |
20 | 山东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二批 | 388 |
21 | 天水师范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二批 | 387 |
22 | 龙岩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二批 | 37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宁夏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宁夏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面向未来,宁夏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新契机,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2、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直属附属医院、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3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国家级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3、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9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