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云南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2025-02-21 12:51:12

云南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云南招生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批的专科高校一共有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一、云南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云南省招生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云南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云南招生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423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95分)、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37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科批423
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科批395
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科批376
4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科批257

二、在云南招生专科批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326人。学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0年职业教育历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曾开办本科职业教育。

近五年,学校累计立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99项,其中,自然科学项目总数153项,厅级以上人文社科项目总数189项,厅级以上教改项目57项。

2、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之畔,酒城泸州;化工学府,桃李芬芳。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面积56796.9平方米,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建有中央财政资助的化工生产综合实训基地(DCS)和电类实训基地。建有20个实训中心,366个实验实训室,覆盖了所有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建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泸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26个。是四川省高等学校中唯一具有危险化学品培训资质的机构。

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7月,与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集团办学(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原名广东省煤炭工业学校,1958年始建于广东韶关,1995年改名为广东省工业贸易学校。2004年规范为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重点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正式成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三区办学布局正式形成。学校现有禅城、高明、南海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00多亩,固定资产总值约超过13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达到120多万册。目前设有13院1部,即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轻工与材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学校开设了55个招生专业,校外实训基地220多个,在校生超过2万3千人。武书连2020、2022和2023年三年中国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排行榜上我校位居轻工纺织大类第一!2022年9月正式成为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大力开展“强师工程”,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邀请国内外职教专家和知名企业到校开展培训,选派教师近200人次到德国、意大利、新加坡、台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德技兼修的优秀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通过培训进修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组织教师到国家级、省级高职示范院校学习研修;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国内“985”和“211”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截至2024年6月,我校共有教职工128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多人;专任教师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210多人;博士59人,硕士710多人;“双师”素质教师820余人。学校以培养专业领军人物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启动和实施一系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学校现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纺织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11人,南粤优秀教师12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省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职教协会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5人。学校还有专业带头人15名、骨干教师45名、校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人;“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1人,其中省级3 人,校级18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