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历史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所。在本省,只有江西师范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历史学类专业;而在省外,有10所高校面向江西省招生历史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
一、江西历史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历史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西历史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江西招生历史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江西师范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西师范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572 |
2、江西历史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西招生历史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师范大学(631分)、武汉大学(627分)、山东大学(615分)、华中师范大学(604分)、中央民族大学(603分)、兰州大学(602分)、上海大学(598分)、陕西师范大学(596分)、河南大学(573分)、西南民族大学(54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631 |
2 | 武汉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627 |
3 | 山东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615 |
4 | 华中师范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604 |
5 | 中央民族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603 |
6 | 兰州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602 |
7 | 上海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598 |
8 | 陕西师范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596 |
9 | 河南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一批 | 573 |
10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二批 | 54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历史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西招生历史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
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50万名,校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如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江西省委原书记万绍芬,中宣部原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原局长、安徽省委原书记王太华,求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扬勇,吉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史文斌,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敏,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支月英,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原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经纶,江西济民可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义海,奥运会冠军金紫薇、徐诗晓,第十七届华表奖获得者张品成等。
2、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30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稳培引用”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306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3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64人。有研究生导师2400人;在站博士后339人;临床医学教授123人、副教授262人。有两院院士(含兼职)2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神农青年英才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中国女科学家奖4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1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3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06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6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0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75人;陇原青年英才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