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4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而在省外,有52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一、福建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福建本省开设经济学类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厦门大学(626分)、华侨大学(面向泉州)(53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厦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26 |
2 | 华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49 |
3 | 华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49 |
4 | 华侨大学(面向厦门)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6 |
5 | 华侨大学(面向厦门)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6 |
6 | 华侨大学(面向泉州)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5 |
2、福建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91分)、复旦大学(680分)、中国人民大学(671分)、武汉大学(657分)、中山大学(652分)、南开大学(651分)、华南理工大学(642分)、山东大学(639分)、中央财经大学(634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2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91 |
2 | 复旦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80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71 |
4 | 武汉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7 |
5 | 中山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2 |
6 | 南开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1 |
7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42 |
8 | 山东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39 |
9 | 中央财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34 |
1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29 | ... |
43 | 中南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44 |
44 | 安徽财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4 |
45 | 海南师范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1 |
46 | 贵州财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21 |
47 | 湖北师范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21 |
48 | 天津商业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17 |
49 | 河北地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99 |
50 | 北方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90 |
51 | 山东工商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90 |
52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6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2、华东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27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4万册。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学校已连续13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园)”光荣称号。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交叉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化学”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理科专业认证的专业,商学院全部专业通过了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商科教育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现有“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实验室”、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EDA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省部级科创平台54个。2016年以来,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1项。2023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7亿元。学校着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布局15个地方研究院和25个技术转移分中心,逾300个校企科研平台为当地企业解难赋能,在推动地方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授权专利转让数量列中国高校专利排行榜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