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法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天津招生法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5所。在本省,只有天津科技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法学类专业;而在省外,有14所高校面向天津市招生法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
一、天津法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天津市招生法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天津法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天津招生法学类专业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天津科技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科技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567 |
2、天津法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天津招生法学类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厦门大学(670分)、山东大学(662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56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47分)、中央民族大学(645分)、中南大学(644分)、安徽大学(638分)、华中师范大学(638分)、南昌大学(627分)、武汉理工大学(62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厦门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70 |
2 | 山东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62 |
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56 |
4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法学类 | 本科A | 647 |
5 | 中央民族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45 |
6 | 中南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44 |
7 | 安徽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38 |
8 | 华中师范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38 |
9 | 南昌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27 |
10 | 武汉理工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25 |
11 | 宁波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611 |
12 | 湘潭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598 |
13 | 长江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589 |
14 | 清华大学 | 法学类 | 本科A | 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天津市招生法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天津招生法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建有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建有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大学科技园。与中国酒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共建了一批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利工作成效突出,签订了一批千万元以上的专利转让、实施许可合同,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单位、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荣获国家科技奖励7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重要奖项。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学术兴校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有组织科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深空探测专项任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级人才项目,拥有包含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16个,布局了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等7个高端智库平台。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文登、威海槎山、云南丽江、新疆慕士塔格等地建设多个野外台站,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络的重要节点。不断拓展横向科技合作,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近三年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600项,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校企联合研究平台10处。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3、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迈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明确、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力量再凝聚,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