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只有百色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12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农业大学。
一、广西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西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百色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百色学院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03 |
2、广西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农业大学(563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56分)、华中农业大学(553分)、华南农业大学(543分)、海南大学(531分)、浙江农林大学(493分)、沈阳农业大学(480分)、金陵科技学院(463分)、潍坊学院(424分)、天津农学院(41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农业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63 |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6 |
3 | 华中农业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3 |
4 | 华南农业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43 |
5 | 海南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1 |
6 | 浙江农林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93 |
7 | 沈阳农业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80 |
8 | 金陵科技学院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63 |
9 | 潍坊学院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4 |
10 | 天津农学院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8 |
11 | 榆林学院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3 |
12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0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百色学院
【发展历程】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范专科学校、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86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库”地区办学,积淀了特色鲜明的石磨文化:“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立足百色老区独有的“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升本以来,学校转型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个阶段,凝练了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百色精神铸红魂“三全育人”体系和“双元制+双园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双系驱动”育人模式,形成了“红色铸魂、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学校为社会输送了16万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声誉】实现办学转型,社会影响良好。学校升本以来,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大学”“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称号。
2、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肉品质量控制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14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90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六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连续五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最高等级一“好”等级。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校以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