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一、安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13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92分)、山西大学(572分)、西安科技大学(533分)、四川师范大学(523分)、桂林理工大学(514分)、河南理工大学(482分)、新疆师范大学(455分)、哈尔滨师范大学(453分)、贵州师范大学(44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一批 | 613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一批 | 592 |
3 | 山西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一批 | 572 |
4 | 西安科技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一批 | 533 |
5 | 四川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一批 | 523 |
6 | 桂林理工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一批 | 514 |
7 | 河南理工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二批 | 482 |
8 | 新疆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二批 | 455 |
9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二批 | 453 |
10 | 贵州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二批 | 44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十三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86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62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24.7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84项,授权专利3646余项。
2、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现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3个,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6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3个,广西科技智库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中-挪空间信息技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3、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是黑龙江省教育、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1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1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龙江学者”1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9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5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2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