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工程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云南招生农业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农业工程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昆明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云南省招生农业工程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一、云南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云南省招生农业工程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云南农业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云南招生农业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昆明理工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昆明理工大学 | 农业工程类 | 本一批 | 510 |
2 | 昆明理工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 | 农业工程类 | 本一批 | 493 |
2、云南农业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云南招生农业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611分)、华中农业大学(56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业工程类 | 本一批 | 611 |
2 | 华中农业大学 | 农业工程类 | 本一批 | 568 |
二、在云南招生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1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昆明理工大学立足学科、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245份国际合作协议,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尼加拉瓜国立自治大学(马那瓜)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是云南-泰国大学联盟的中方牵头高校,在泰国设置了四个境外办学学院。学校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1名外籍专家先后荣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2名外籍专家荣获云南友谊奖,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与师生交流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
2、中国农业大学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34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8名,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其中主报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2项。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的总引用量保持在全球前千分之一,农业科学总引用量保持全球前万分之一。
3、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2982人,其中本科生19022人,硕士生10566人,博士生3394人,留学生4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