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应用外语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应用外语专业批的专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安徽应用外语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应用外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应用外语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应用外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380分)、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379分)、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3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应用外语 | 专科批 | 380 |
2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应用外语 | 专科批 | 379 |
3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 应用外语 | 专科批 | 376 |
二、在安徽招生专科批应用外语专业的院校简介
1、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8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院,正厅级建制。建院之初,学院名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主要承担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被科技部称誉为“地方继续教育的一颗明珠”。1989年更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199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2001年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珠海校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等学院,并继续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任务。2007年学校从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于2008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7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2016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6年被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荣誉称号。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1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2022年入选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2023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2、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海南省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外语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海南省外语语种最多、外语专业最齐的高校。2012年成为全省第二所省市共建高校,2022年4月获批建设省“双高校”。
学校现有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阿拉伯语、缅甸语、柬埔寨语、马来语、老挝语、菲律宾语等18个外语语种,涵盖外语、国际商贸、国际旅游、教育、艺术等共40多个专业。在校生6700多人,教职工400多人,其中外籍教师30余人,另聘有大批来自国(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能手。
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外语和外经贸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目前设有瑶湖、望城两个校区,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商务部共建院校,全国首批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示范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单位,获得“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市“文明单位”,“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办学条件优越,专业特色鲜明。校园“中西合璧,现代典雅”,学院突出“外”字办学特色,现有专业47个,设有英、日、德、韩、法、阿、西、葡、俄、意、波斯等11个语种,先后与30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专升本、专升硕及顶岗实习等多种培养模式,提升学历层次、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