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浙江海洋大学。
一、甘肃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甘肃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甘肃招生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浙江海洋大学(428分)、江苏海洋大学(428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40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本科批 | 428 |
2 | 江苏海洋大学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本科批 | 428 |
3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本科批 | 400 |
二、在甘肃招生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大学简介
1、浙江海洋大学
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20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5.26亿元。设有11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A类1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7356人;教职工1607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3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6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202人。拥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化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与科研合作。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7+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建有浙江.泰国进步海洋丝路学院,设有省内唯一的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
2、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筹),1989年教育部批复为淮海工学院。1998年至2002年,均具有4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原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连云港水产学校)。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7月,学校获批首批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
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710人、专科生2949人,留学生14人,另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读研究生439人。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学科、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际级奖励23项,国家级奖励480项,省部级奖励1159项。其中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在2023年 MATE 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 Eeplore 级别中国大陆区域赛中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荣获大洋奖1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2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3项;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2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蓝丝带海洋保护等公共及公益活动的志愿服务,学校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次,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次,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3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