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批的专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贵州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79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378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376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364分)、荆州职业技术学院(3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专科批 | 379 |
2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专科批 | 378 |
3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专科批 | 376 |
4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专科批 | 364 |
5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专科批 | 333 |
二、在贵州招生专科批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院校简介
1、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重庆机器制造学校,1956年由原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创建;2000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获批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整体搬迁入住渝北空港;2019年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育人”为基础,抓牢抓实“三全育人”工作。学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近千名毕业生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空成都飞机有限公司等全国顶尖级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30余名毕业生作为企业技术代表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服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139项(一等奖24项),中国技能大赛奖9项(一等奖3项),人社部国家级一类赛事奖18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4项(一等奖2项);国家金砖职业技能大赛获奖3项;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1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竞赛奖17项(一等奖8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一等奖12项。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学生组)20强5人,其中前五2人。“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2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6人。
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直属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学校坐拥“武汉·世界光谷”的中心地利,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成为引领荆楚、示范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著名品牌。
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职教先进单位、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育计划培养基地;获评2021年“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2022年“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2020年“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9年“教学资源50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以及“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是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同时,学校是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分会理事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单位。
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起源于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20年办学历史。学校总占地面积1850亩,在校生1.66万人,教职工120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0%。设有15个二级学院,12个专业群,65个招生专业,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7个,获评湖北省现代产业集群人才培养重点院校。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专业群为主体,以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布局,探索出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8年以来连续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排名第一,2023年全国排名第6。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在鄂招生录取线物理类第一,历史类第三。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以上,留鄂就业率80%以上,均为全省同类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