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浙江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6所。在本省,只有宁波工程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15所高校面向浙江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一、浙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浙江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浙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浙江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宁波工程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宁波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51 |
2、浙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浙江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55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52分)、北京科技大学(650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49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46分)、江苏大学(613分)、长沙理工大学(600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96分)、重庆理工大学(593分)、昆明理工大学(58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55 |
2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52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50 |
4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49 |
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46 |
6 | 江苏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13 |
7 | 长沙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600 |
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96 |
9 | 重庆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93 |
10 | 昆明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89 |
11 | 河南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84 |
12 | 大理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63 |
13 | 辽宁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59 |
14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45 |
15 | 新疆理工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段 | 51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浙江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浙江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宁波工程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设有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前湾校区,现有19个二级教学机构,51个招生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研究生86人;我校有教职工133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9人(含辅导员和实验员17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17人,博士569人。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和“追求卓越、勇于争先”的新时代北科精神新特质,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47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中国一重、中国宝武、中国矿产资源、北汽、河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学校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钢铁摇篮”。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制度体系,逐步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9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4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2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相关推荐: